|
发表于 2021-12-2 20:46:04
|
显示全部楼层
不到一年之前,当V40扛着自力更生的大旗,以“独立首作”之名呈现在面前的时候,我的内心戏里有着不少的疑惑。毕竟对于当时的V系列,我的期望无疑是非常高的,不说是无印良Mate也得是青年小P。
至暗时刻过后,V告一段落,Magic腾挪至领衔旗舰,数字系列承下V的接力棒,我才和大多数人一样反应过来产品线的这一调整,2021年前后的彼此已是花开两朵,终究走出不同的路。过去,数字系列以硬核积淀而成绩斐然但有时会被误解略欠“时尚潮美”,而此作同前作连续的轰击之下,开始让当年的印象风格有些变化——受众更广阔的感性体验逐渐走向产品定义的主导位置。
在本质上,是保持V40、荣耀50系列的风格,以标准版和Pro版来进行高低搭配,在继续轻薄的原则下保持整体体验的高水准,所谓“无声处听惊雷,无色处见繁花”,呼应前作,内核传承,从一而终。
Part1:一场,老将新秀
在我眼里,荣耀属于是一个熟悉市场之道的老将新秀,每每皆有后招。这里分享一个数据,从2021年6月上市至今,前作荣耀50系列取得了2000—4000元价位段的销量冠军。根据此前的战报来看,首销之日该系列还取得过用时一分钟,线上全平台突破5亿销售额的成绩。
这也能阐明我最近观察和思考到的一个东西——有意义的变化一定是“无声处听惊雷,无色处见繁花”的厚积薄发。
作为2021年年内发布的新品,骁龙778G与778G+(后者相比前者主频略有提升)的选择在预料之中。纸面参数信息大家基本都已经熟知了,一两年之前能达到旗舰级表现,也是荣耀60系列能做轻薄的一个重要条件。
Part2:走俏,不是数字堆砌
我要说的是,做一款走俏的手机绝不是纯靠堆砌硬件就能成行。
有这么一份数据:2021年1-4月,国内手机市场新机发布量同比上升15.8%,这里面4000元以上的机型占比27%,然而到了同年4月,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4.1%。一方面是大家都在疯狂冲击高价,一方面是消费市场并不是很买账,结局就是一夜高端的大手子们站在双十一的高台表演自由落体。显而易见,想让产品走俏绝不能依靠简单的数字堆砌。
想想大手子们都做了什么?争抢口水首发,发热问题、系统bug问题从不鲜见。我想,这也是荣耀60系列为什么对同一芯片优化进行深刻理解和调教能力的升级,在继续磨合之后,或许能够发挥出更多重拳,为荣耀在平平无奇的骁龙阵营风格化的存在提供可能性。
从荣耀50系列连同本代60系列来看,荣耀在注重前瞻技术驱动产品开发的同时,也在不断洞察主流消费者市场的需求与痛点所在。比如从静态影像赛道到视频赛道的切换,打磨出越来越深入细节的一站式Vlog视频拍摄,简化操作界面、拍摄模式、后期剪辑。
现在,甚至已经演进到了手势操控,隔空完成启动录制、前后双镜切换、画中画模式开关、单/双切换、结束录制等操作,且不论实际效果如何,结合荣耀60 Pro一亿像素主摄+50MP超广角+前置50MP这么一个大数字影像组合,在需要简单刺激“视觉”的营销概念方面,就已经拉满了。
Part3:视觉,也是护城河
人是视觉的动物,而出于各种原因,这也是“高端大手子”们所一直容易欠缺火候的地方。毕竟,纸面的硬件数字是可以被抓握和比较的,而美学设计的能力是不容易把握的。而这恰恰撞到了数字系列倾注颇多之处,按照荣耀的说法,数字系列的定位就是美学设计标杆,关注用户对于美的需求,说是意料之外的“护城河”也不算过分。
你看这届荣耀60系列,就继续了V40、50系列转向的潮美设计路线,分别设有不同款型覆盖不同类型的细分人群,不在一个骰盅当中押宝自己的全部。其他方面,荣耀60系列继续了50系列上经典的双戒环设计,看上去有些相似的同时,能被发现差异。细看之下,其中的荣耀60 Pro的镜头模组用上了不多见的2.5D曲面镜头玻璃,装饰台阶也做了微曲面的设计,正好也是和四曲面的屏幕遥相呼应,始终向着圆润扣题。
Part4:浅谈,荣耀60的价格体系
然后我们来康康价格体系,荣耀60 8+128GB版2699元,8+256GB版2999元,12+256GB版3299元。荣耀60 Pro 8+256GB版3699元,12+256GB版3999元。这个价格体系是在说以下几件事:
1、采用778G平台,拥有曲面外形ID的入门级产品,锚定基准3000元以内。
2、荣耀60系列采用外观ID的差异化竞争。在3000元上下价位,能和该系列综合一较高下的线下机型其实都很明了。但是它们要不然面对天玑平台对影像体验带来的非正向增益,要不然在关乎屏占比的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尽完美之处,还有的陷于系统体验的非正向舆论风暴。当然,这不能妄谈对错,也绝不是cust down,这里讲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。在我看来,荣耀60系列在这个维度确实有着同价位确实其他竞品不具备的一定优势。
3、在3699/3999元价位,荣耀60Pro的优势在于四曲面屏幕加持下的特色外观ID。而这个价位的机型多半在此方面平平无奇。所以在这个价位段,会形成一个对类P系列轻度使用者的选择空洞。我大概看了一下,能在这个价位提供非大众脸高颜值ID的产品好像还没有。
所以结合这个价格体系进行研究,可以得出的结论是:
1、3000元以内的荣耀60标准版对价格敏感人群比较友善,异于Pro版本的基本都是普通大众感知不那么明显的地方,比如CMOS、屏幕细节。而在感知明显,且荣耀打算精进的外观ID领域,给出了也较为精美的曲面,配合几乎一致的机身,相对主要竞品,差异化优势明确,用户容易触及。
2、4000元以内的稍高价位段,荣耀60 Pro发起的是差异化的闪击战,这个价位面对一群主打性能肌肉、性价比旗舰、iPhone like的竞品,恐怕已经足够了。
我个人认为,最值得买的是2999元的荣耀60和3699元的荣耀60 Pro,前提是你真的很青睐这种外观质感。
Part5:写在最后,一些碎碎念
所以,如何看待荣耀60系列的定价,那就是:在同价位提供有足够差异化卖点的东西,而且感知强烈;持续做精细的成本取舍,形成价格优势和利润优势。
无论是60还是60 Pro,配置更进一步且价格水平没有发生变化,集中了2021年荣耀已经面世的所有成熟技术,不冒进也没有缺失,同时,也是给了大众一个轻薄全能5G机的选择,在保障整体高水准体验的前提下达成更好的便携、时尚特质,愿意掏腰包的大有人在,继续50系列的销售成绩,显然不存在什么问题。
10号就要开售了,届时正逢双十二购物节以及跨年业绩高峰,以荣耀现有的营销能力和品牌势能,60系列在线上线下的爆款程度相信不会比50系列低,蹲一则捷报。
<a data-draft-node="block" data-draft-type="mcn-link-card" data-mcn-id="1449692935214706688">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