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22-1-11 09:14:25
|
显示全部楼层
想和大家聊聊在孕期非常普遍出现,但又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件事:产前焦虑。
首先想说,产前的情绪波动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应激反应。我们不应该把它随意贴上疾病的标签,但也不应该因此就减少对于产妇情绪的关注。
将产前抑郁/焦虑情绪正常化,正确地认识到它是孕期必经的一部分,不谈之色变,能够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看待自己的情绪,也能预防焦虑严重下去。
但是当孕妇真的产生大量焦虑,或有长时间的悲伤、疲惫时,也要正视自己的状态,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。
《我们这一天》
产前焦虑有多普遍?
孕育新生命带来喜悦的同时,怀孕作为一项应激事件,也伴随着重大的生活变动,和心理层面的波动,毫无差错地顺利度过几乎是不现实的。
比起产后抑郁,产前(从怀孕到分娩)期女性抑郁/焦虑情绪的比例和程度要高出很多。
英国对于9000名产妇的研究表明,她们在怀孕期的抑郁程度会显著升高,在孕期第32周左右,抑郁分数达到顶峰。有近五分之一的孕妇曾受到抑郁情绪困扰,焦虑症状则更甚。
然而人们对于产前心理健康的认知程度却远远低于产后抑郁。这种双重困境导致,很多准妈妈正切身地体会着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,但却不能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。
产前焦虑/抑郁有哪些症状?
产前焦虑/抑郁可能会有以下表现:
- 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
- 情绪上易产生剧烈波动
- 极度的易激惹
- 睡眠紊乱(睡太多,或失眠)
- 广泛性焦虑:对于日常所有事物充满恐惧感
- 反复担心婴儿会出问题
- 无缘无故感到自责
- 长时间地感到悲伤、忧虑
- 无尽的疲惫感
- 有自杀或死亡的想法、念头
以上这些表现,会因个人情况而有程度上的不同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怀孕期间,饮食习惯、睡眠节律、以及情绪上的变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,但是产前焦虑/抑郁与情绪上正常的紧张和低落之间,在程度上有着巨大的差异。
当这些改变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时,就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受到产前焦虑的困扰了。
产前焦虑对婴儿有怎样的影响?
新生儿的健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,产前孕妇的状态只是其中一个。
研究证实,孕期抑郁情绪与婴儿体重较低、早产、以及婴儿的情绪行为问题都有显著的相关。过度的精神紧张也可能影响胎儿的脑发育,导致生理性缺陷。
怀孕可能是女性最容易担惊受怕的一个阶段,孕妇们不断地担心孩子早产、难产、流产、担心胎儿是否健康、担心营养是不是没跟上。
准妈妈们因为焦虑和恐慌,会做出许多原本不必要的事情,而这也许会把这种恐慌变为现实。因此,产前焦虑像是一种自证语言,由于担心孩子出问题,导致了孩子真的出了问题。
为什么会有产前焦虑?
1. 生理原因
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,是导致情绪波动的原因之一。 激素变化会使人更容易受到焦虑情绪的干扰。
一方面,焦虑情绪是一种保护机制,让准妈妈们产生一些顾忌,比如主动远离烟酒,防止婴儿受到不必要的伤害。
另一方面,正是由于焦虑情绪是激素分泌的正常反应,准妈妈们无需因为一点情绪的波动就责怪自己“不是个合格的妈妈”。
2. 对于新身份的恐惧
成为妈妈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身份改变之一。这个新身份充满未知,导致一些准妈妈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角色没有足够的预期,因此产生幻想和恐惧。
另外,比较恶劣的一种情况是:怀孕是意外的,妈妈对于孩子的到来完全没有预料,也不期待,甚至充满抗拒。那么孕妇就具有较高的风险产生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。
《我们这一天》
3. 生活现状的改变
怀孕生子作为一个女性生活中的重大应激事件,往往伴随着自我角色、亲密关系、事业和家庭生活的全方位改变。
胎儿一天天长大,也是女性自我一天天缩小的抗争过程。孕妇们面对逐渐丧失的自我,很容易对婴儿产生又爱又恨的纠结情绪。
这个小生命带来的不仅是喜悦,更是不安和担忧。作为一个准妈妈,需要面对的是已经或即将到来的:
- 身材走样
- 社交生活的锐减
- 个人空间被挤压、放弃兴趣爱好
- 事业受阻、停滞
- 夫妻关系面临危机
怎样应对产前焦虑?
对于准妈妈们自身,除了尽量保证健康的睡眠和运动之外,还需:
1. 正确看待它
如开头所说,产前的情绪波动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应激反应。
社会上已经有太多的信息去规定孕妇的想法和行为,要求妈妈们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,不能紧张。但我们想对这些惊慌失措的准妈妈们说:
你不必一直开心,也不必苛责自己,你是可以不安,可以迷惑的,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些时间来适应。
《我们这一天》
2. 寻求社会支持
虽然有很大比例的准妈妈群体正饱受产前抑郁/焦虑的困扰,但是情况的普遍并不能消除她们自身的无助感,她们依然是孤独的。
这时,社会支持就显得尤为必要,不要自己先预设“老人会瞎操心、而伴侣无暇顾及”,及时和家人、朋友沟通自己的感受,才能获得帮助。如果情况严重,则需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。
而作为伴侣和家人,也同样有需要注意的:
1. 过度关怀不等于社会支持
经常令准妈妈们感到委屈的是,人们会说:难道还不够关心你吗?全家人的目光都凝聚在你身上了,你怎么还出问题了呢?
的确,有的准妈妈会觉得,她每天看到的都是“孕妇注意事项”、“孕妇能不能吃XXX”。但这些关心会让她更觉得她已经不是自己了,而是个孩子的培养皿,大家围着她转是因为“肚子里怀着孩子”。
社会支持不仅仅是通过塞补品来给胎儿提供最好的营养,更是对于孕妇本身的关注,包括她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问题。
而很多家庭的观念都是:只要孩子好,大人无所谓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孕妇在分娩之后,会发生产后抑郁。因为孩子跟母体分离,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,失去了价值,就被新生儿从关注的焦点中挤了出去。
2. 做好产前教育(prenatal education)
国外有很多产前教育的自助手册或关注妈妈群体的机构,国内在这方面仍在发展过程中,对孕妇群体的健康关注还停留在生理层面的产检,对于产前心理健康状况只有潦草几句叮嘱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就需要准妈妈们和家人利用一些线上的机构或资源,来扫清自己对于产前焦虑的认知盲点,鼓励准妈妈们度过产前的焦虑期,并在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帮助。
最后,愿每一个准妈妈都健康、平安、顺利!
《我们这一天》
References:
Biaggi, A., Conroy, S., Pawlby, S., & Pariante, C. M. (2016). Identifying the women at risk of antena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: a systematic review.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, 191, 62-77.
Lee, A. M., Lam, S. K., Lau, S. M. S. M., Chong, C. S. Y., Chui, H. W., & Fong, D. Y. T. (2007). Prevalence, course, and risk factors for antena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. Obstetrics & Gynecology, 110(5), 1102-1112.
O'CONNOR, T. G., Heron, J., Glover, V., & Alspac Study Team. (2002). Antenatal anxiety predicts child behavioral/emotional problems independently of postnatal depression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& Adolescent Psychiatry, 41(12), 1470-1477.
Sarah Best. (2015). How to Help Women With Perinatal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. Psychology Today.
欢迎关注 @简单心理
我们是一个引领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,提供高质量的科普内容、心理课程、心理咨询服务,拥有近10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,只有约10%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;目前为止已为80万+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。
简单心理,给你向内生长的力量。
|
|